公司将距离市区近的农地包装成“都市小农园”,目前公司有120多个“小农园”,拥有会员10000多人。公司每周会派遣农业专业人员在小农园进行现场指导,为了增加项目粘性,每个月还会向租地客户邮寄新品种蔬菜种子和各种主题活动的资讯,共享农庄投资,吸引客户来小农园参与。MaFarm农庄的盈利模式主要由农业专业学校、都市小农园、农产品直营、农园土地租赁经纪四大块组成,每一部分各自独立的,并有其自身的运营模式,并且每一部分都有一定的盈利,三亚共享农庄,这一点值得学习。
“共享”的概念
显然,要建设共享农庄,就要深入理解“共享”的概念。共享,并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使用,那是“分享”而不是“共享”。那么,共享是什么?我们认为,共享的本质是“共持分享”:共同持有,分别享用。
具体而言,虽然农村建设用地的“三权”被“分置”,但由于“房地不可分离原则”的作用,当宿主自掏资金在农民宅基地上建房并拥有20年使用权时,客观上,“宿主”(使用者)与“地主”(土地所有者)就形成了“共同持有”的关系。同时,作为宿主之一的“冬季候鸟”会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不在海南,共享农庄合作,那么,共享农庄就会有别的宿主(夏季创客、城市居民、常规游客)来分别或交替使用。
共享农庄盈利模式
1、卖产品
共享农庄大多是走标准化**种植的路线,在会员的见证下,共享农庄酒店,产品质量有目共睹。有些果蔬基地结合现在流行的农事体验,采用采摘活动,通过体验来卖产品。
2、租赁
依靠租赁赚钱是农业共享模式的更可靠的保证,土地 、农机、仓储、物流……共享农场永远不缺可以租赁的资源,通过提供租赁服务可以实现资源的价值。
3、运作
这一点有点像共享单车模式,把平台打造成资金池,会员费、认领费聚集起来,再通过运作,保证现金流。